第311章 黄月英的新改武器-《三国处处开外挂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李家在东莱的地位妥了。

    所以李乾内心激动澎湃,他知道了,这是许定给与他的回抱。

    那句得道天助,果真是没喊错。

    许定先敲打他一下,又给一个甜枣,这不是变相的给与奖励吗?

    不过一想到李进的性子,他又有点牙疼!

    大侄子啥都好,就是喜欢清静,不太愿意出仕。

    许定这是摆明要将这个头疼的问题丢给他。

    “主公,这是大好事,天下庆事,我想进儿必定也是期盼的,我这就写信与他,让他舍了乘氏的家业,到东莱来。”想了想,李乾也不太敢保证,只能说是尽力去做吧。

    毕竟李进不是他儿子,自己有自己的想法,只能尽量的忽悠了,尽量将讲武堂的好处给他提一提。

    许定没有接话,李乾知道怎么做,那就好了。

    李进来不来,那也只能是期望了。

    不过他应该不会放过这个机会,毕竟武人的学堂,这可不是军职什么的,足以让武人荣耀之事,相信没有几个武人能抵挡得住。

    顺着官道,很快许定来到了东莱岛的中心————唐人街!

    没错,岛上最大的城,被命名为唐人街,一个很古怪的名字,压根不是城名的城名。

    不知道暗地里被众人吐槽多少次了,戏志才与程昱还有郑玄以及蔡邕等人都建议过很多次,不过许定都坚持不改,就要用这个城名。

    为此,只有郭嘉一个人支持许定,还美其名曰的为此作了歪解。

    街也,长而通达,门户自由,兴远有制。

    唐,繁盛殷实,富而不厌。

    唐人街,繁盛殷实,自由长兴,幸福美满。

    然后就再也没有人吐槽这个城名了。

    知道真相的许定,只是莞尔一笑,并没有多解释,为此留下诸多不解之迷。

    现在的威远岛,可是真正的大本营,要人口有人口,开垦出的良田无数,为许定方面提供了务实的粮食基础。

    而且各方面的成果也最先在这里拭用。

    比如粮食方面的改进工作,也在枣祗的带领试验下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与进步。

    稻、麦、菽这三种五谷是主要研究对像。

    稻在大汉平均亩产在2石(一石按一百斤算的),南方两季,北方一季。

    现在威远岛种植的可以达到4石,足足比以前多了一倍。

    这其中就有枣祗的功劳。

    有了这个开头,相信日后会有更大的突破。

    只是这需要时间来积累。

   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。

    搞科研是需要时间与精力来沉淀的。

    当然这次回威远岛,他没时间找枣祗,而是直接去了工坊。

    现在这方面主要由黄月英来主持。

    黄承彦这人怎么说呢,心无大志,性格随和,不太愿意弄那些杀伤力的器械,所以平常就是挂在学院培养学生,或者是研究改良农用器械。
    第(2/3)页